主页 > imtoken安全下载地址 > 聚焦双碳目标推进绿色发展,突击检查撬动矿业专项整治

聚焦双碳目标推进绿色发展,突击检查撬动矿业专项整治

imtoken安全下载地址 2023-10-19 05:11:46

一个实验室整天开着空调来降温。一共4台矿机,32张显卡,放在靠窗的角落里,用柜子盖着。使用管理电脑工作方便,浙江省温州市某职业技术学院临时工靳某某悄悄利用校舍、电力、网络“挖”虚拟货币。 4个月时间,他一共挖出了2.4个以太币,利润约为4.3万元。靳某某以为自己设计了一个隐秘而巧妙的“游戏”,却在一次突击检查中暴露无遗。检查人员根据IP地址找到了实验室,沿着网线移动机柜,发现了一排快速移动的“矿工”。

近日,浙江省纪委、省委网信办等部门组成联合督察组,采取不提前通知、不问候、不听汇报、直接检查等方式机房、“矿机”跟踪检查。对全省7个地区20家国有单位的36个IP地址进行抽查,严肃查处一批利用公共资源参与虚拟货币“挖矿”和交易的违规违纪行为。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储蓄优先,实施综合储蓄战略。在生产领域,推进资源综合节约、集约化、循环利用。虚拟货币“挖矿”消耗大量能源和碳排放,对经济的贡献度较低。此外,虚拟货币的生产和交易带来的风险也越来越突出。其盲目无序发展不利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节能减排。到不利影响。部分国有单位工作人员利用公共资源参与“挖矿”,是不分公私、损害公私的典型行为。浙江从整顿和利用公共资源参与虚拟货币“挖矿”入手,严厉打击虚拟货币“挖矿”和投机交易,维护金融市场良好秩序,推动绿色低碳之路碳与高质量发展。

1 抽查监测发现线索,专项整治从动用公共资源积极参与查处“挖”行为开始,从严从公职人员和国有单位工作人员开始

今年7月,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浙江分局在抽样监测中发现,浙江4699个IP地址涉及“挖矿”活动,其中183个IP地址涉及78家国有单位。

什么是比特币挖矿行为_冒险与挖矿 挖矿_自查挖矿行为

虚拟货币“挖矿”炒作交易违背新发展理念,影响碳峰碳中和,扰乱正常经济金融秩序。浙江省有关部门经过深入研判,分析了虚拟货币“挖矿”行为的特点和危害:“挖矿”已经演变为算力的竞争。在利益驱动下,硬件不断更新升级,矿机数量不断增加,24小时不间断。开机耗电量巨大,间接带来大量碳排放;注册和交易服务器设置在海外,矿工通过互联网设置程序后参与“挖矿”,容易造成网络安全问题;虚拟货币用户账户是匿名的,交易过程是匿名的,资产难以冻结,容易扰乱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容易成为非法资产转移、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

对于利用公共资源积极参与“挖矿”的,要坚决查处,追究责任。浙江找对口子,下发关于整顿利用公共资源参与虚拟货币“挖矿”和交易的通知。一是着力利用国有单位、设备、电力、交通等公共资源积极“挖”行为,来自党和政府。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要查封,对国有单位公职人员要严格执法。纪检监察机关发挥监督推动作用,为浙江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提供有力保障。

虚拟货币“挖矿”和炒作交易的产业链长而专业。涉及从矿机生产、行业准入、能耗双控、数据监控到打击非法交易等多个监管部门。鉴于监管工作长期复杂,浙江决定成立由省纪委监委、省委网信办组成的省级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坚持公开合作与共同管理。根据部署,省委网信办牵头自查挖矿行为,相关部门分阶段负责,分前期准备、自查自纠、重点督促、成立四个阶段推进专项整治。法规。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技术优势,综合运用数字化改革成果和现有工作机制平台,在监测预警、监督检查、强化监管、政策调控等方面形成合力整改。

2 不打招呼,不听报道,直接检查机房,检查沿线“矿机”,对全省7个地区20个重点单位的36个IP地址进行抽查

在抽样监测过程中,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浙江分局通过分析存在“挖矿”行为的IP地址锁定了相关单位,但仍存在三个“不确定性”:IP地址能否对应特定unit ,但它不能对应特定的计算机。无法判断是使用单位服务器还是自己的矿机“挖矿”;一个IP地址是“矿机”还是集群“矿机” 实际涉及的“矿机”数量、挖了多少“币”、持续了多长时间,无法确定; IP地址是主动“挖矿”,被动运行“挖矿”程序,还是从事科研工作,未获证实。三个“不确定性”很难通过远程监控的方式掌握,相关主体必须配合检查并提供参数才能实现。

什么是比特币挖矿行为_自查挖矿行为_冒险与挖矿 挖矿

相关部门判断,如果涉及公共部门的183个“挖矿”IP地址积极参与“挖矿”,单位信息技术人员将使用本单位服务器“挖矿”,或内部人员单位会使用自己的矿机来使用 单位网络“挖矿”的概率很高。 “矿工”通过网络接入境外“矿池”,计算生产虚拟货币,一般保留跨境浏览记录。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监控并锁定“矿机”IP地址后,通信管理部门对对应单位进行排查,再通过上门检查,锁定具体“矿机”和人员.

考虑到单位信息技术人员容易隐藏抹黑,单位内部人员自带矿机,很容易破坏转移。如果单位进行自查自纠,可能会提前泄露整改信息,导致矿机转移或记录被破坏,难以确定目标对象和固定证据。

根据地图准确检查和纠正。 9月6日至9日,浙江省纪委、省委网信办等部门调动24名能干技术专家组成4个联合督查组,在7个省20个重点单位中,对36个重点单位进行了检查。省的地区。 IP地址被抽查。走访检查以网络安全联合检查的名义组织开展,被检查单位网信部门、纪委等部门配合参与。

联检组不事先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机房直查、沿线“矿机”巡查,通过询问、约谈等方式进行检查- 现场证据收集。防止某人手动删除网络安全日志或转移矿工的证据。例如,浙江大学附属某学院信息技术处副主任黄某某利用该学院计算机“挖”虚拟货币后,故意删除服务器日志信息。检查组结合网络日志和密码修改记录,锁的操作者是黄某某本人。

现场检查发现,20个单位的14名家属积极“挖矿”。 “挖矿”人员主要是熟悉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网络管理员或相关技术人员。例如自查挖矿行为,浙江某高校发现,有6个IP地址参与“挖矿”活动,均使用实验室公用电脑或个人电脑直接运行“挖矿”程序软件进行“挖矿”。此外,还有不少单位因木马病毒或使用弱密码,导致单位公用电脑被远程控制,被动运行“挖矿”程序。

冒险与挖矿 挖矿_什么是比特币挖矿行为_自查挖矿行为

3 督促指导全省78家涉嫌利用公共资源“挖矿”的单位开展自查自纠,督促全覆盖,推进全治理

今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发布关于整顿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明确加强对虚拟货币“挖矿”活动上下游全产业链监管,并严格禁止新的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矿业”项目,加快现有项目有序退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助力如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浙江省纪委监委及时跟进督促全覆盖推进治理全覆盖,不断放大专项整治成效,督促职能部门聚焦“双碳”目标,更彻底、更坚决地打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

督促部署全省综合整治。 《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下发后,浙江省纪委监委指导督促省发改委开展全省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向行业、行业、企业乃至整个社会。与简单计算国有单位比例相比,全省疑似“挖矿”IP均已整改到位,每天可节电14.85万度电左右,降低用电量标准煤每年减少约 60 吨。 2.190,000 吨,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5.40,000 吨。

突出重点,进行自查自纠。全省78家涉嫌利用公共资源“矿山”单位开展自查自纠,查明情况处理,开展党纪纪律教育。国有单位检查个人电脑、服务器等终端500余台,查获“矿机”68台、单机260余台,发现涉及比特币、以太坊、莱特币、门罗币、喜鹊等12种虚拟货币。

冒险与挖矿 挖矿_自查挖矿行为_什么是比特币挖矿行为

准确检查情况。认真识别主动、被动、科研“挖掘”情况,分类处理。共发现34家国有单位主动“挖矿”,32家单位主机或网络设备因木马感染而被动“挖矿”。查处利用公共资源积极“挖矿”的48人,其中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1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7人,超过安排了70名负责采访和批评教育的人。对感染木马病毒的单位被动“挖矿”,督促严格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

例如,绍兴市上虞区职教中心机房管理员丁某某与劳务派遣员何某某一起使用办公电脑,购买了3台“矿工”投入信息化工作建筑,并从事开采乌鸦币。 111天,利润1.5万元,丁某某受到当事人警告,扣减绩效考核奖3个月;何某某被免职。湖州市德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所属事业单位地理信息中心副主任余某和工作人员吴某某用办公电脑“挖矿”,分别挖0.03以太,0.76币(扣押时每币价值22560元),于被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扣季度绩效考核奖金,吴被受到党的警告,扣掉四分之三的绩效考核奖金。

监督引导企业转型升级。督促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落实行业监管职责,跟踪了解初步调查发现的4家“矿用”装备相关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加强对应用发展的积极引导区块链技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4家企业已不再从事“矿机”的生产和销售。

4完善常态化监督打击工作机制,对不自查自纠、屡禁不止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责任

11月10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虚拟货币“挖矿”治理专题视频会议,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落实属地责任,建立制度、监管、监督虚拟货币“挖矿” "该地区的活动。清理整顿,从严查处国有单位机房涉“挖矿”活动。

自查挖矿行为_什么是比特币挖矿行为_冒险与挖矿 挖矿

此前,浙江通过专项整治,严肃查处了一批违规违纪行为,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但虚拟货币“挖矿”现象并未消除,个别单位自查自纠不够,个别单位整改力度不够。

浙江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指示精神。排放问题,加强政治监督,会同有关职能部门进一步推进整改工作,健全常态化监测和打击整治工作机制,防止灰烬再起。对未自查自纠不力、多次被取缔、在监测中发现有“挖坑”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将严肃追究责任。督促有关部门完善政策法规,按照分阶段推进、全面清零的要求,加快清理整顿,坚决打击虚拟货币“挖矿”和投机交易。

形成常态化的监控打击机制。浙江省委网信办会同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浙江分局,加强实时监控,及时将涉嫌“挖矿”的IP地址转移到相关部门和地方,形成常态化治理局面。省纪委监委推动监管部门建立健全虚拟货币“挖矿”项目备案制度,通过网络、能源、金融交易等维度综合分析,坚决打击虚拟货币“挖矿” "和投机交易,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

坚决查处利用公共资源积极“挖矿”的行为。挤压和压实国有单位主体责任,督促严肃自查,从速从严处理,开展网络安全和党纪纪律教育,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措施。对整改期间未整改到位或整改后“挖坑”的单位,将严肃追究主体责任和领导责任。密切关注违规违纪“挖矿”背后的作风、责任、腐败等问题。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

加快推进全省“矿业”工作。督促省发改委抓紧制定出台浙江省整改工作方案,各职能部门加强工作协调和信息共享,形成全链条整改合力。按照省负责、市县落实的原则,指导和督促市县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属地责任,及时跟踪分析涉案工作进展情况。以实事求是、细致入微,切实推进整顿虚拟货币“挖矿”。 .